还称,希望他能继续留在战场上,以便在清晨视野恢复时,再度对“俾斯麦”号和伯伦希尔德发动空中打击。
也许,托维上将相信,凭借兵力和火力上的绝对优势,他一定能取得让伦敦满意的战功,并且,保住自己的位置。
对于托维的命令,亚历山大·贝尔也有所回应——22时整,他向蒙德上校发出指令:“皇家方舟”号和驱逐舰分队后撤20海里,避免德国潜艇的袭扰;所有飞行员都可以去睡觉,恢复连日来的疲劳。
“在明天早上本土舰队赶到以前,我不打算再发动新的攻击了。”他说,“决定故事走向的主角,并不一定要占据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
部下中有人立刻就对亚历山大·贝尔的这一决定表示了疑义和担忧,因为托维可能会对此感到不满。但亚历山大·贝尔却只是让他们放心,并执行命令。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我的耳边说——我们可以用空袭的方式把两艘德国军舰一并炸沉,成为这场战役中最伟大的英雄。可我还是拒绝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因为,很显然,托维上将希望从我们这里得到帮助,但并不愿意因为这种帮助而使他失去出场的机会。在这次战役中,英国的确需要一个英雄,但如果这个英雄的角色被外来的我们获得,那么,身为北大西洋地区皇家海军的最高指挥官,托维将会颜面无存。”
“所以,为了避免今后的麻烦,在当时那种胜负已定的情况下,我们实在不能做得太多,也不能要求太多。”
“不过,如果芙莉嘉有所行动,想要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救走‘俾斯麦’号,我就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对她发动全面的攻击——海军部太想杀死‘俾斯麦’号了,任何使她逃脱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一直以来,我就很清楚:我没有路那样的勇气——宁愿自己上绞架,也要放走喜欢的女孩,和那个女孩所喜欢的人。或许,从根本上来说,我就是一个缺乏胆量和反抗精神的现实主义者。”
——第三卷 亚历山大·贝尔著 牛津大学出版社1962年第一版
果不其然,在这之后,托维上将没有再对“皇家方舟”发出过任何要求其参与进攻的命令,只是让他们小心防备德国人的潜艇,并继续监视“俾斯麦”号和伯伦希尔德,阻止她们逃走。托维还应亚历山大·贝尔的要求,将正由本土向此地赶来的5艘驱逐舰交给他指挥,以加强“皇家方舟”号周围的反潜力量。
……
……
“轮机舱有消息了吗?”吕特晏斯将军问道。他不时地举起望远镜,观察周围的海面——伯伦希尔德正在快速接近他们,距离大约000米。不断闪烁着的灯光信号传来了那位伯爵小姐的问候,还有她,如同母亲一般的忧虑……
尽管将军的表情依然像万年不化的冰山那样沉着冷静,但他的部下们却很难和自己的长官保持一致。“俾斯麦”号的舰桥中充斥着焦躁不安的气氛,许多人左顾右盼,不知该干些什么。
“阁下,”林德曼舰长接完了电话,神色中的无奈又增加了。“风浪正在变大,舰艉正在不断进水,损管队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堵住缺口。”
“那些潜水员呢?”吕特晏斯继续发问,“我需要尽快知道,船舵是否还有修理的可能。”
“水压太大了,阁下。”林德曼摇了摇头,“他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次,可都被挡了回来。想要从舰体内部游到船舵那里似乎是不太现实的。”
“那就从舰体外侧进去。”吕特晏斯对恢复航行能力似乎抱有比别人更多的希望,“进一步降低航速,让潜水员系好保险绳,把他们从舷外吊下去。”
“这样很危险,阁下。”
“可我们别无选择。”冰山冷冷地驳回了林德曼的话。“整艘军舰都很危险。”他说,“而且,如果我们不能在敌人到来之前撤退,那位伯爵小姐就会……”
他又看了看窗外的海面,与刚才相比,伯伦希尔德离得更近了。
……
22时整,伯伦希尔德在经过了长达33个小时的全速狂飙后,终于驶近了“俾斯麦”号的舷侧。两舰相距约1500米,虽然风浪不小,但视野清晰。钢铁的女骑士减低航速,以9节的速度缓慢地靠向对方。
而芙莉嘉也从对方传来的信号中得知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英国人第二波空中打击大约在20时47分左右展开。15架“箭鱼”在轻巡洋舰“阿蕾苏萨”号的引导下,从两侧对“俾斯麦”号分别发动攻击。德国战舰上的防空火力随即予以还击,击落了其中的一架,并至少击伤五架。
但英国人知道,这是他们在“俾斯麦”号得到伯伦希尔德的支援,并进入德国空军保护范围之前,仅有的一次机会了。因而,飞行员们都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不顾漫天的硝烟和四处飞散的防空炮弹,凶猛地向“俾斯麦”号发动攻击。
先后有13架飞机成功地投下了鱼雷,并在21时05分时,率先命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