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想把人挖过来,还跟临床专业的吕主任提过,可吕主任不放人,说:“秋季运动会咋办?你给我弄一个冠军出来?”
这事儿也就搁下了。
可现在,崔建华主动提出来,就答应去做工作。
“崔建华同学,我去跟吕主任谈谈。”
“好,谢谢杨主任。”
崔建华达到了目的,稍稍松了口气。这一回,她期末考试不理想,弄不好又要挂科。若是换了专业,就没这么多麻烦事了。
果然,成绩下来了,崔建华挂了两门。
专业课老师直皱眉头,说:“崔建华同学,你这么下去可不行……”
“老师,我会好好复习,争取补考通过……”
崔建华跟林济民借了笔记,埋头复习。
林济民想指点一下,可想着崔建华经常缺课,不是去开会,就是去演讲,哪有精力搞专业?就忍住了。
其他同学也听说了,就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临床专业可是实打实的,容不得一点马虎,像崔建华这样,毕业都成问题。
很快,系里就传遍了。
有同学开玩笑说:“崔建华是咱学院的风云人物,啥都有,就是专业不行!”
崔建华听到了,觉得特别没面子。
跟年年拿奖学金的林济民和章小叶相比,她简直是个废物。这种状况不能再延续下去,她一定要换专业。
一连两个星期,班里同学都在实习。
只有崔建华泡在图书馆里补习功课。她很聪明,特地找到专业课老师划了重点。系里也很照顾她,跟专业课老师打了招呼,说:“崔建华同学是咱们系的标杆,无论如何也不能倒下……”
就这样,崔建华补考勉强过了关。
她拍拍脑袋,当初跟林济民一起报考临床专业,真是昏了头啊!她只想着医学研究成果,却忘了一件事,只要做管理工作,当上领导,什么研究成果拿不到手?犯得着亲力亲为嘛?
崔建华想通了,又去找杨主任。
杨主任又找到系里,跟吕主任谈了好半天。
“老吕同志,崔建华同学真得不适合临床专业,再这么下去,就把人家耽误了……”
吕主任心里明白,到底松了口。
“老杨同志,开学就转过去,反正基础课都是一样的,专业课能补上来,不掉队就行!”
系里网开一面,崔建华换了专业。
这件事她未跟任何人提起,包括林济民在内。虽然,班里的同学早晚会知道,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
放假后,章小叶在省医附院实习。
本来,她想继续参加“送医下乡”活动,可医院里缺人就留下了。
这是因为三线建设,一批医护人员去了西南,就让实习医生补了缺口。不管是大五、大四的,还是即将升入大三的,都分到了各家医院。送医下乡的任务,就交给了领队老师和“六三”届学生。
这么一来,章小叶吃住都在学校,也没工夫去省中医院了。她只好利用调休时间跟进项目,忙得家都顾不上回。
林济民也是如此。
他也在省医附院实习,跟章小叶一个小组。这是他跟导师提的,说章小叶技术过硬,也不乏临床经验,是个尖子。导师自然很乐意,就把章小叶挖了过来。
天天见面,谈得都是专业知识。
章小叶觉得挺好,那点小心思早就藏起来了。林济民也是心无旁骛,没人瞧出什么异样来。
实习之余,二人轮番去省中医院。
回来后,就一起讨论中西医结合项目。碰到灵光一闪,有新点子冒出来,就赶紧记在小本子上,想着法子去验证。
这种生活很充实,也很快乐。
章小叶很满足,整天笑眯眯的。
偶尔,她也会发散一下,跟自己说:“这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以后很难再有了,一定要好好珍惜。”
同学们忙着实习,崔建华也很忙。
不过,她是在图书馆里呆着,补习卫生管理课程,想把学分拿下来。
赶在星期天,才回大院瞧瞧。
崔旅长和余大姐忙着招呼娃娃,围着小建设团团转,也顾不上闺女了。小建设是家里的宝贝,一岁多了,会喊爸爸妈妈了,见了姐姐就揪头发。
“建设,松手!”
崔建华对弟弟不感冒,却不好流露出来。
她在家里呆了一会儿,就出门了。
陈建华从疗养院调回来了,进了军区总医院。她想打探消息,就跟陈建华套近乎。
陈建华很直爽,兴致勃勃地说着大院里的事儿。崔建华不动声色,把话题绕到齐海波身上。陈建华对齐海波有意思,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
“齐海波下基层了,没回来……”
“哦。”崔建华有点失望。
她见不到人,手段再高明也派不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