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秋收,全体师生都下地抢收。
章小叶掰了两天玉米,手都磨出血泡了。她用手绢包着,咬牙坚持着。她本想偷个懒儿,可这一回分了两亩地,完不成任务不行。学校里是看表现的,她要留个好印象,不能影响到高考。
章小叶起早贪黑,还是没完成任务。
最后,班里的男同学上来帮忙,七手八脚就把玉米收完了。干农活儿可真累啊!章小叶瘫在田埂上,一动不动。心说,这种锻炼让人印象深刻,也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苦和粮食来之不易。
*
收了秋,晒了场,到处都是金灿灿的。
赶在“国庆节”回来,章小叶跟爷爷悄悄地说:“爷爷,困难时期就要过去了。”
“那好啊,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章怀良呵呵笑着。
章小叶摸了摸脸颊,以后就能敞开肚子吃了。她上高三了,营养一定要跟上。
家里有粮,格外安心。
就是大娘不在家,冷清了不少。章怀良说:“叶子啊,你长瑜大伯找了一辆大卡车,把老家的人一并拉着,班车钱也省了……”
“爷爷,您咋不去啊?”
“哎,爷爷要是去的话,你三奶奶怕是要跳起来……”
章怀良哈哈笑着。
因为去省城的事儿,崔氏闹了一场,说:“长志和玉梅凭啥去沾光啊?”亏得长瑜有主心骨,说:“娘,这是一早定下来的,跟继业、苏云商量好的,亲家那边也知道,不去不好……”苏家门第很高,这才堵住了崔氏的嘴。
章小叶心说,若不是爹在外地,让娘也跟着去逛逛。可惜,不晓得爹去哪里了?信里也含含糊糊地不肯透露。
三天过后,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回来了。
整个村子都轰动了,都跑来看热闹。江玉梅拿出一小包红糖,打开来,让大伙儿伸出手指蘸一点尝尝。
“呦,可真甜啊!”
不管是大人还是娃娃,都咂巴着嘴。要知道,这是困难时期,不晓得多长时间没吃过糖了。
江玉梅显摆着:“这是继业单位发的,继业舍不得吃,就攒下来当喜糖了……”
“欧呦,继业这单位就是好啊,连糖都发……”
村民们一脸羡慕,都夸玉梅好福气。
江玉梅嘎嘎笑着,虽然舍不得那包糖,可结婚是大事儿,让乡亲们都沾点喜气儿,把那祝福的话儿多说几遍。
这边热闹着,崔氏那边气得直跺脚。
她黑着脸,要不是章怀原拦着就冲出去了。继业也给她包了一包红糖,跟长志家的一模一样,这算啥,到底让江玉梅沾了光。
*
晒了场,粮食就入库了。
这一季收成好,交了公粮之后还有结余。社员们安了心,说说笑笑跟过年一样。别的公社来打听,就说:“唉,收成一般。”
社员们吃过教训,把粮食看得很主贵。赶上县里征粮支援外地,没有一个冒头的。
丁茂山也装糊涂,上面号召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动窝。公社书记气得直瞪眼,说:“茂山同志,瞧你这思想觉悟,要不是参加革命早,早就把你撸下来了……”
“许书记啊,您可真是冤枉俺了,俺们村的口粮只有六七成,上哪儿弄多余的去?”
丁茂山一个劲儿地哭穷,谁都拿他没辙。
许书记叹了口气,说:“茂山同志,解放前跟你一起打游击的,要么去县里了,要么去公社了,只有你还在村里窝着……”
“许书记,俺恋家,离不开这片土地啊……”
丁茂山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不想让乡亲们受累。当初,提着脑袋参加革命,不就是为了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他可不想像其他人那样只顾着图个好名声,而忘了初心。
有丁茂山扛着,柳沙湾大队搞起了副业。
麦子种上了,就组织社员们编柳条筐子、高粱锅拍子、麦秸墩子,说跟供销社联络好了,运到外地销售。纺织社也活跃起来,大姑娘小媳妇们聚在一起纺纱,说城里缺这个,价钱卖得好,记的工分也高。
有了生机,就有了活力。家家户户都带动起来了,不管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都一片红火。
章怀良一家没有劳动力,挣不了工分,就把精力搁在了自留地上。继宗媳妇瞅着纺纱能挣钱就去了纺织社。她手脚麻利,一天能纺几斤线,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家务活儿就由江玉梅担着。
江玉梅也没说啥,精打细算地过着小日子。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就怕不会过日子”。她很节省,做饭用瓢量着,一粒粮食都不敢浪费。
到了年底,村里划宅基地。
章怀良出面要了一块废地,说给继宗留着。继宗媳妇心劲儿很高,时不时地过去瞅瞅。江玉梅也拿出存折,算着帐。她把工资都攒起来了,要给继宗盖房子。
第51章 不舍
*
盖房子是件大事, 亲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