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人往那后方看了一眼,喉咙一滚,扬声道,“南陈皇帝,萧誉。”
王三刚归位,气还没顺过来,瞬间就愣在了那,震惊地回过头,便听到一声低沉的声音,“在。”
王三盯着身后的那张脸,目瞪口呆。
杨皓的神色也好不到哪去。
萧帝?!
他一定是在做梦。
南陈皇帝怎么可能来这......
一直低着头,认真记着人名的周智,也跟着转过头,呆呆地望了过去。
倒是场上前几日先到的老人,要镇定许多,目不斜视,谁也不敢往他身上瞧。
“名册已核对完毕,各位贵人稍作歇息,巳时一到,便移步中院,今日是笔试答卷,每人一张桌案,不可作弊,不得交头接耳......”
话毕,底下又是一阵骚动。
“不知笔试会是什么样的命题。”
“公主招亲,不比科举,当不会提及史册......”
“既如此,应该也不会涉及到政事论题......”
“谁知道呢,大伙儿都是头一回......”
待众人议论完,回过头去想看看那位尊贵的南陈皇帝,会有何反应时,便只看到了一个背影。
几人赶紧收回目光。
王三来到了跟前,不明地问,“不过是当年我北凉的质子,有何可怕?”
众人脸色瞬变,再也听不得此话,转身纷纷散去。
场上就只剩了三人。
王三一脸疑惑,“怎么回事?”
王三回头见冯大人正在往外走,赶紧追上,“大人,我家中老夫人身子抱恙,晚来了两日,不知可有错过什么热闹?”
老夫人身子抱恙,不过是一场风寒,被王三拿来当了幌子。
实则是不想过来受罪。
更不想同一群俗人去挤,有失他的格调。
且那营帐,也是人住的地方?
冯大人自知他身份,旁的没多说,只说了一句,“昨日还是四十人。”
王三一愣。
四十人?刚才在场的顶多就十几人......
第16章 双标
自从大魏的二皇子和洛中侯府世子加入了营帐之后,北帝时刻留意着动静。
等笔试一过,北帝便波不及待地查阅答卷。
今日出的这题,明摆着就是北帝为了那三人量身定做:假如你是北凉皇帝,将如何治理北凉,使其能繁荣昌盛,百年不衰。
北帝先拿的是洛中侯府世子周智的答卷,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一遍,能瞧得出来,书写整洁,是在认真答卷。
内容:
民以食为天,臣以为当从农田垦种开始改善,食材不能单一,应多花样,提倡农业创新。
这头一句,瞧着还像模像样,后面渐渐地就变了味道:其次便是改善北凉百姓的伙食,蒸煮烹炒,各有各门的讲究,有些食材只宜抄不宜蒸煮,有些食材则宜蒸不宜抄......
譬如说:老一点的公鸡,宜炖不宜抄,肉老嚼劲大,炖汤后才能食其精髓,而嫩一点的公鸡则宜抄不宜炖,炖出来油腥味太大,应用大火爆炒,再往锅中放些花椒辣椒......
北帝看得眼皮子直跳。
什么鬼东西。
北帝将其扔在一旁,又拿了另一份魏国二皇子杨皓的答卷。
内容:
臣以为,要想百年不衰,该从私塾授课抓起。
为何有人会不思进取,皆因他们从未见过世面,不知这世上天大物博,只念其碗中的一口粗糠,如此井底之蛙,又怎么去想该如何稳固国邦,振兴民族。
北帝眉目一扬,倒是有些远见,接着往下读:臣以为应当从小开始培养百姓的价值观和自信心,先让其领略这天下的大河江山。
譬如说:蜀中峨眉山清水秀,曲沟之水冬暖夏凉,山间陡峭神秘,还有南中,气候四季如春,胡泊河水清澈见底......
再者便是衣着打扮,扬州丝绸固然是好,但......
北帝深吸了一口气,一把扔在了地上。
倒是终于明白了为何洛中侯府,还有大魏能在这时候,将人送到他北凉来。
两个棒槌。
是死是活都无所谓。
有了那两张答卷,北帝都不再指望萧誉能写出什么样的内容。
北帝先饮了一杯茶,歇息了片刻,做好了准备,才去拿萧誉的答卷。
入目大片空白。
唯有最开头写了几个字,“弃洛州,可保十年不衰。”
北帝突觉血液倒流。
一股细细麻麻的凉意从背心窜到了颈项。
洛州当真要反?
可,十年不衰又是何意......
北帝胸口突地窜出怒意,他萧誉不过是他南陈的一个质子,有何通天本事,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