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一转眼就来到了幽歌历400年。
短短四百年的时间对于大部分文明来说只是弹指一瞬,但是对于一个新时代而言却足以让星尘域发生太多太多的变化。
飞升遗迹的变动彻底改变了恒星级文明的生态。
这四百年来,太多新生代文明得到遗迹奖励实力迅速增强,足以挑战老牌文明。
老牌文明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冲突就这么产生了。
而对于黑洞级文明来说,蜕变中的黑洞级文明越来越多,有的星团黑洞级文明开始主动压制这些蜕变中的文明,而有的星团则只是观望。
王子星团四百年时间内一下子新增了十一个黑洞级文明,但数量依然处于偏少状态,所以大家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动作。
飞升遗迹机制改变对星尘域带来的影响仍在默默发酵,短时间内还体现不出来。
但是暗物质战争科技却大大的影响了战争模式。
随着暗物质科技树被点亮,在红区开图变得轻而易举,雷达探测范围一天比一天大,让战术选择变得更加丰富了起来。
而现在已经有部分文明可以做到协和时代那样推动孤岛移动了,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暗能量在空间方面的应用科技也被点亮。
利用暗能量进行空间管制要比使用力场调节空间轻松多了,只需要设定一系列特殊的参数,就可以做到在影响范围内己方部队随意跳,敌人部队跳跃难度增加,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空间干扰一开交战双方都要受到影响。
而在实际应用方面,黑暗荒原与钢铁荒原这两个地方战斗的各方简直就是一骑绝尘。
黑暗荒原上的战争已经结束,纤星文明与黑暗联盟签订了停战协议,而钢铁荒原上的秘密战争仍然在持续着。
战争做不到加速科技进步,但是却可以加速现有的技术储备进行实践。
蓝星的世界大战当中的,一系列声呐、坦克、飞机、雷达乃至核武器,这些林林总总的新科技都不是在战争中一夜之间就变出来的。
靠的是和平时代的技术储备与工业基础,让和平年代的积累在战争时期一朝爆发。
国家机器不计成本的将和平时期的积累的一些高成本且不成熟的技术应用到战场中,各种新产品细节上的问题很容易就能暴露出来快速更新换代,无法适应战争节奏就只能被淘汰,很快就让技术变得成熟起来。
钢铁荒原战场中铁心与王晋的暗物质科技完全就是一月一变,双方不约而同的将所有新技术都丢到战场中进行测试。
探测范围增加、空间管制力度加强、推动孤岛打乱敌人阵地部署这些都是暗物质战争科技第一时间应用到战场中的结果。
还有追光文明体系也进行了一次大更新,将引力护盾、水母军团磁场矩阵、降维光线以及奇异夸克武器这些新技术都完美的整合进了军团体系中。
最重要的是,炮灰海妖的等级终于达到了4-级,一出生就继承了所有恒星级回路,并在此基础上11%的回路会迅速被补全为黑洞级回路。
打了近三百年交战双方还是那么中气十足,不过前线正面战场已经由野战换成了攻城模式。
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将大量移动基地投送到前线形成一片又一片空间管制区,所有舰船跳跃距离直接降低到了十分之一以下。
每片空间管制区中心是一颗固定的人造戴森球镇压空间,并配置大型暗能量空间设备管制着数千光年范围的空间,周围则散布着若干个移动基地作为小型据点拱卫着中央的。
追光文明的空间设备可影响一万光年,铁心差一点但也能够管制八千光年范围内的空间。
这让派遣精锐部队进行突袭骑脸变得更加困难,一次只能跳跃三四百光年的距离,根本就无法快速行军。
大家也只能像攻城一样一座又一座据点攻克,直到彻底打进指挥中枢将空间设备摧毁解放被封锁的空间。
于是现在双方的战争模式直接大变样,以一座座装载着大型空间设备的移动基地为核心向前的推进。
在空间管制之下,敌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机动集结的兵力相比以前要少很多,这样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穿插迂回,或者直接绕过去让大军进入敌人腹地。
毕竟双方都没有那个本事将阵线给封锁的密不透风,这可是一条数千万光年的战线,想要在所有孤岛上都设置一定数量的兵力驻扎完全不现实,就算他们的兵力总量再乘个一百都填进去也不够,只能尽可能设置哨点,一旦又敌人部队越线都能第一时间收到警报。
所以之前交战的时候双方总是能让小股部队找到漏洞留到对面去搞破坏。
但现在这种特种作战也不行了,因为空间管制大大限制了精锐部队的机动力,在敌人的主场跑不快的话很容易被大军包围。
所以大家又回到慢慢攻城的节奏中。
前线某座属于追光文明的孤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