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书屋

第四卷 东西争雄 第三十五章 后顾之忧

+A -A

结所在啊。孙绍有些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夏侯荣有些脸红,却凝神细听,他知道孙绍既然敢这么做,必然有他的考虑在其中。在一些政务细节上,孙绍也许并不如他,但是在全局的思维上,孙绍总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就象是登山望远一样,在半山腰看到的风景固然和山脚下已经大不相同,但是每往上走一段,总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而要想总揽全局,就必须登到最高的山顶。

    水磨功夫有什么不好夏侯荣笑道:水滴石穿,细水溃堤,到时候水到渠成,岂不是更自然如果要征伐,要死很多人不说,而且抵触心理终究还是难以消除,不如这样来得稳妥。

    你举的这个例子非常好。孙绍直起身来了,手轻轻的拍打着栏杆,看着渐行渐远的亚历山大的队伍:曹公是当世豪杰,他前期之所以能由弱小变得强大,就是因为他结合了以汝颍士人和谯沛豪强为主的力量,大家力往一处使,所以他能越来越强,而后期,汝颍士人和他产生了分歧,虽然谯沛豪强的力量比以前更加强大了,但是魏国内部的力量分散,以荀氏叔侄为首的汝颍人士相继脱离核心,魏王的胜利也就到了头。其实细想起来,从魏王为丞相的那一刻起,他的顺利就走到了头。

    你说的对。孙绍哈哈一笑:但是这有个条件,我们不能把希望放在一两个人的身上,而要放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所以,一脉相承的精神很重要。

    幼权,你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可是,你相信以你一人之力,能和整个魏国对抗吗

    而自己要强,就必须结合更多人的能力,发挥更多人的聪明才智,就象你筹办朱崖学院扶南学院,不遗余力的支持那些学者匠师做研究一样

    他最近觉得自己一直在爬山,而且速度很快,可是每次和孙绍闲聊,他却发现自己依然离孙绍有一段距离,颇有那种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觉,能有机会听到孙绍就罗马的症结发表看法,也许一两句话,就能点开遮蔽他视线的浮云,让他有云开日见的感觉。

    夏侯荣有些不解,他问的是罗马,孙绍怎么说到魏国了。他想了想,摇头道:不可能。且不说神童之名本来就言过其实,纵使真是神童,恐怕作为也有限。武王聪明绝顶,帐下又有那么多的能人贤士,在前期的时候,他东破吕布,北破袁绍,西讨马超韩遂,南破刘表,可谓是所战辄破,可是后来他面对士族的反抗,也是徒呼奈何。

    是的,我越国现在为什么这么强大,能以一国之力不远万里的调解罗马萨珊这样的强国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我越国的整体的实力强大,我们的船可以远航万里,可以震慑群丑的觊觎之心;我们的货物精美绝伦,让他们爱不释手,可以掏空他们的荷包;我们大汉的士子可以凭着教授汉语就能游历天下,增长见识。为什么不是我强大,而是我越国强大。孙绍仰起头,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当然了,我越国还不够强大,否则的话,也不需要费这么多心思和他们周旋,直接可以灭了那些贪婪的贵族,给那些百姓以恩惠,让他们箪食壶浆的迎接王师。而眼下,我只能考虑细水长流,拼一些水磨功夫。

    嘿嘿,这就对了。孙绍不再细说,对于夏侯荣这样的聪明人,点破一点关窍就行了,他自己自然会顺着那个思路去想,说得太细了,反而妨碍他自己独立思考。

   

    这种机会,夏侯荣从来不肯放过,他怕是的孙绍在防备他,而不肯告诉他,毕竟他还是魏国人,而且是魏国的重臣,显然不太可能象陆逊那样投入越国的怀抱。

    不争是为了争,我并不完全赞同你们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孙绍摇摇头:天竺人信佛教,追求解脱,讲究逆来顺受,可是你看看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一盘散沙而已。我信奉的是易之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不要指望别人的仁慈,而要先让自己强大起来,让别人不敢欺负你。而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是为了欺压他人,这才叫德。如果自己软弱无力,却希望别人仁德,这样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夏侯荣眉头微锁,想了好一刻,才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是啊,都说赤壁之败是武王人生的转折点,其实,在赤壁之前,这个转折已经开始了。

    夏侯荣笑了笑:所以大王还是相信老子的话,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知道了。夏侯荣心领神会的点点头:莫米娅再聪明,亚历山大再努力,也不过是和图拉真皇帝那样威风一时,终究不能治本。

    所以说,以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力量对抗,纵使是天才,最多也只能保持不败而已,胜一两次也许有可能,但是想要一个人打败所有人,那基本上是狂人梦呓。犹太人有句话,上帝要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的人,大概就是死前的疯狂。

    幼权,谈判快结束了,马鸣一死,估计贵霜王不会亲自赶到这里来会盟了,我看就这么结束吧。我还会在阿克苏姆呆一段时间,你赶到红海对面去,和示巴王见个面。我要控制整个红海的商路,他们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他们愿意让我们和平共处的话,陆上的商路我可以考虑分给他们一部分,大家一起发财。


【1】【2】【3】【4】
如果您喜欢【寂寞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